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有中华第一古物之称的陈仓石鼓,有着怎样的传

来源:中华传奇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09-16 10:2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2017年,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推出了一档文博探索节目《国家宝藏》。节目邀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担任“国宝守护人”,为大家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。 第一期出现在大家面前的第三件

2017年,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推出了一档文博探索节目《国家宝藏》。节目邀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担任“国宝守护人”,为大家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。

第一期出现在大家面前的第三件国宝,由梁家辉担任“国宝守护人”。它就是陈仓石鼓。

在守护国宝时,梁家辉充满感情地说:“我觉得看一个民族有多伟大,就得看它的文字,很多国家的文字都已经灭亡了,但是汉字的生命力,已经延续了几千年,我们每天都使用文字,不会觉得它有多伟大,可是中国方言那么多,如果没有文字,该怎么交流。人在他们面前真的很渺小,但是为了它,人又可以是非常的伟大。”

陈仓石鼓上所记录的,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石刻诗文。

陈仓石鼓发现于627年。

627年,正是唐朝贞观元年。当年,一名牧羊的老人,在陕西凤翔府陈仓山(今宝鸡市石鼓山)的北坡发现了10面馒头状的花岗岩石体。花岗岩石体形状像鼓,上窄下大,圆而见方,高二尺,直径一尺多,被称为石鼓。由于发现地是在陈仓,又被称为陈仓石鼓。

陈仓石鼓最让人感到惊异的是,上面刻着当时谁也看不懂的文字。后来,经过专家考证,证明上面的文字是一种由大篆向小篆过度的文字,后被人称为“籀文”,或“石鼓文”。所记录的内容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渔猎之事。

人们根据陈仓石鼓上面的文字,将10个石鼓分别命名为乍原、而师、马荐、吾水、吴人、吾车、汧沔、田车、銮车、霝雨。

陈仓石鼓有着一段颠沛流离的传奇故事。

755年,著名的“安史之乱”爆发。唐玄宗的长子李亨逃亡到雍城(今陕西宝鸡凤翔境内)时,听说了陈仓石鼓的事情,感到好奇,便让地方官员将陈仓石鼓全部运下山来,送到雍城。李亨获得了陈仓石鼓后,如获至宝,一有空就和文武官员一起来研究、把玩石鼓上的文字。

可是,没过多久,叛军就追赶到雍城附近。李亨无法抵挡叛军的攻势,便打算撤退。他不愿意陈仓石鼓落到叛军的手里,在撤退前将它们全部埋到城外的荒野地里,对外则宣称陈仓石鼓全部损毁丢失了。

陈仓石鼓的第二次露面,是在“安史之乱”结束后。

806年,陕西的地方官员,通过以前留下的资料,请人将陈仓石鼓挖掘出来,重见天日。可是,地方官员并没有对陈仓石鼓进行妥善保护。

韩愈听说这件事后,专门上书朝廷,请求将陈仓石鼓转移到都城的太学府内妥善保管,并派人对石鼓上的文字进行研究。可是,经历了“安史之乱”的晚唐皇帝们,根本就没有心思来做这些文物保护工作。直到814年,曾经两次拜相的一代名臣郑余庆发现韩愈的上书后,再次进行呼吁,这才让陈仓石鼓送到了当地的孔庙里。可是,这时候10面陈仓石鼓只剩了9面,其中的乍原石鼓丢失了。

可惜的是,唐朝末年,群雄并起,战火重燃。保存陈仓石鼓的孔庙被焚毁后,9面陈仓石鼓全部被人盗走,再次“人间蒸发”。

赵匡胤建立宋朝后,进入一个比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。

北宋初年,凤翔知府司马池经过一番艰难地寻找,居然找到了9面陈仓石鼓。然而,没有乍原石鼓,陈仓石鼓就是不完整的。司马池心急之下,派人仿造了1面乍原石鼓。宋仁宗喜出望外,对司马池进行了嘉奖。

可是,当宋仁宗见到10面陈仓石鼓后,很容易就发现了仿造的乍原石鼓,对司马池进行了问罪。

对了,司马池有一个儿子,叫司马光。

幸运的是,1052年,北宋金石收藏家向传师在关中一家村民家里,发现了乍原石鼓。几百年间,乍原石鼓被用作舂米臼、磨刀石,上面的文字被磨去了大半,损毁严重。

好在10面陈仓石鼓终于“团圆”了。

北宋末年,宋徽宗下令将陈仓石鼓运到都城开封,命金匠在石鼓的刻文上浇涛黄金,收藏在皇宫里。然而,当“靖康之变”后,金军攻入开封,将陈仓石鼓掠走。金国人不懂陈仓石鼓的价值,将鼓上黄金刮下后,扔到了中都(北京)大兴县,不闻不问。

此后,在元朝、明朝、清朝,陈仓石鼓一直留在北京。抗战期间,陈仓石鼓曾经被运送到重庆。抗战胜利后,陈仓石鼓被送回北京。如今,陈仓石鼓早已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经历,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石鼓馆。

清末民初,康有为曾经将陈仓石鼓称为“中华第一古物”。《国家人文历史》杂志邀请9位考古、文博方面的专家,评选出中国文物中的九大“镇国之宝”,陈仓石鼓赫然在列。

文章来源:《中华传奇》 网址: http://www.zhcqzz.cn/zonghexinwen/2020/0916/580.html



上一篇:南充非遗:方寸舞台 世界传奇
下一篇:首度揭开丨美豪酒店集团创始人龚兆庆传奇人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