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中华传奇》收稿方向[05/28]
- · 《中华传奇》刊物宗旨[05/28]
- · 《中华传奇》征稿要求[05/28]
- · 《中华传奇》投稿方式[05/28]
给员工下跪上课,救活4家公司!中国最“传奇”打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既然都是经理人,于是就没有上下级的严格划分。 不过这位公认的战略高手,一直认为相比战略,人反而是最重要的。 为此,他将华润的战略从“立足香
既然都是经理人,于是就没有上下级的严格划分。
不过这位公认的战略高手,一直认为相比战略,人反而是最重要的。
为此,他将华润的战略从“立足香港,背靠内地,走向世界”,改成了“立足香港,面向内地,走向世界”。
在宁高宁看来,真正的企业主要做两件事:一是创新创造,二是市场营销。
所以在执行上,宁高宁更是看重创新创造价值的原则。
2004年,他“空降”中粮集团,任期内把中粮的总资产从598亿元盘到了4624亿。
前不久稻盛和夫去世,引发悼念潮。
外人眼中,宁高宁是个资本高手。
虽然一直身处国企,但宁高宁没把自己当领导,而是反复强调是“经理人”,为国家打工。
只是,国企的牛并不好放。
在华润,他大量收购企业,让华润从外贸型转向投资与实业,目前旗下实体企业约2000家。
他没有像真正的企业创始人那样,享受过太多企业的巅峰时光。他自视是为国家打工的“放牛娃”、“经理人”,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。
例如全球唯一执掌过4家世界500强,上月底刚刚退休的企业家:宁高宁。
2016年,他被调到中化集团当董事长,把中化从年净亏损5510万美元盘到净利润7亿美元;2018年又兼任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,还将两家国企合并成中国中化,如今资产规模超1.6万亿。
当时为他颁奖的是柳传志,颁奖词提到:他是用金融资本整合产业资本的探索者。
“看多内地”的结果,自然是打破质疑,再创辉煌。
普通人对他的名字或许不熟悉,但是对他做的事绝对不陌生。
“地产业有个核心原则,它除了在销售过程中实现价值外,它还在大的经济环境中不断实现资产价值。”
2021年,华润、中粮、中国中化的利润加起来1032亿元,风头正劲。
例如进军地产行业时,他认为必须做商业地产。
大学毕业后,他漂洋到美国读MBA。当时国内对MBA还很陌生,他自己也是上了半年课才明白:原来这就是为将来的生意做准备。
参考资料:
在中化,他更是亲自撰写万字长文,提出“科学至上”的理念,后来又丰富为“科学至上,知行合一”,让中化转型成科学技术驱动的创新平台公司。
和稻盛和夫一样,宁高宁也曾受命于危难之际,比如曾让原本亏损5510万美元的中化集团东山再起。
在华润的时候,宁高宁坚持每月写一篇文章给华润的企业内刊;在中粮,他废止了原先的内刊《今日中粮报》,推出《企业忠良》,灌输忠心和良心。
在商业地产领域,他打造出了万象城、大悦城、览秀城三大IP;在酒行业,他留下了三杯酒:雪花、长城葡萄酒、酒鬼酒。
他打造出了两家世界500强,年近八旬时还将濒临破产的日航扭亏为盈。
他曾问李嘉诚,为什么李嘉诚的公司能在一众香港本土企业中与众不同?
他曾到井冈山学习,记住一个例子:毛主席在黄洋界问士兵,“往前看是什么地方”?士兵说是茨坪是吉安,毛主席则说,“那不行,我们一定要看到全中国看到全世界。”
在中粮,他掌舵的11年间,发起了50多起并购。2009年以61亿元入股蒙牛,还创下了当时中国食品行业的最大买卖记录。
“过去我们经常说要靠体系,不能靠人,到现在我越来越要相信,成功的企业还得靠人。”
给员工下跪上课,宁高宁是个人性大师
在华润的经历,后来在宁高宁的职业生涯中一再上演。
文章来源:《中华传奇》 网址: http://www.zhcq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14/245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