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传统文论中的尽态极妍及其写人评赏意蕴

来源:中华传奇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29 11:5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“态”是中国艺术理论和文学理论中较为常见的概念术语,最初常运用于书画和诗文领域,后不断彰显于小说理论之中,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审美理论范畴。“态”之用意,

“态”是中国艺术理论和文学理论中较为常见的概念术语,最初常运用于书画和诗文领域,后不断彰显于小说理论之中,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审美理论范畴。“态”之用意,在书画理论中多以“势”“韵”为意会;在诗文理论中多以“气”“质”为风趣;在小说理论中常以“形”“神”为依托。然而,由于“态”隐秀、灵动、内蕴丰富,还未搭建起属于其本身的完整的理论构架。本文拟从关涉“态”的高频术语“尽态极妍”出发,通过对该术语形成流变的梳理以及跨文类考释,对其“丰”“奇”“细”等写人技法内涵,其壮笔、奇绝、活化等审美意蕴进行探讨,借以发掘其形神并举、时空交错的小说理论价值,并为中国式姿态美学建构打下基础。

一、“尽态极妍”术语形成流变

“尽态极妍”首次出现于唐代杜牧的《阿房宫赋》“一肌一容,尽态极妍,缦立远视,而望幸焉”一句。本意为极尽打扮的各类美女姿态。①至明清时期,它作为艺术理论术语,大量运用于书画、诗文、小说评点中。

明代是“尽态极妍”术语的发迹期,虽然运用较少,但在书画、诗文评点、小说文本中已均有出现。董其昌比较早地把“尽态极妍”运用到书法品评领域,《画禅室随笔》中说道:“晋宋人书,但以风流胜,不为无法,而妙处不在法。至唐人始专以法为蹊径,而尽态极妍矣。”[1]7点明晋人之韵味妙趣已经到了极致,而唐人流派繁盛,诗态众多,极尽诗歌创作之能事让古今诗人都黯然失色,着重于诗文风气的态度。此时画论紧跟其后,恽寿平评王翚之画“虽离方遁圆,而尽态极妍”[2],此句脱化于陆机《文赋》“虽离方而遁圆,期穷形以尽相”,强调绘画和文学创作技法不落入窠臼,善于运用灵思尽可能地把神态点化而成,强调“态”的灵动性展示。此时在小说领域,已经开始明确用“尽态极妍”的本意来表现女性抽象的美态,如明代吴敬的小说《刘生觅莲记》直接使用“尽态极妍”写美女美态:“生初见之……尽态极妍,颜盛色茂,恍若玉环之再世,毛施之复容,其美难将口状。”[3]词论中,“尽态极妍”也开始出现,凌义渠曾评点樊山嗣王:“其诗……虽尽态极妍而卒归于浑雅,所谓如其人之性灵而手腕不自知者。”[4]“手腕”便为技法,此把“尽态极妍”作为创作论出现,开始涉及到文学理论的范畴。明代“尽态极妍”词的使用频率不高,但最基本的含义都有所体现,书画理论由此发迹,诗词文论均有所涉及,小说中也已展现。

清代是“尽态极妍”术语使用的高峰时期,数量开始增多,不仅直接展露在小说作品当中,还大量运用在包括小说理论的各类文学艺术评点理论中,并且从最初生发高频的书画领域,浸漫到诗词评点、小说评点、小品、类书当中,含义更加丰富多变,指示更加细腻,运用场域也更具有理论参考价值。

在此时,最大的改观是,“态”的指向性非常丰富和明晰,人物态有着突出的展现和亮点。虽然大部分小说作品依旧会直接沿用其“女性美态”之本意,但有所突破的是,金圣叹、毛宗岗、杨福褀、吴敬梓、吴璿、卧闲草堂、俞万春等小说家及评点者开始用“尽态极妍”点评人物,并扩大适用范围,涵盖所有人物态势,成为中国小说写人理论的重要术语。同时,在有影响力的诗词文论中,如 《原诗》《围炉诗话》《边词序》《梅东草堂集》《唐诗品》《憩院词话》《诗经通论》《白雨斋词话》《南亭词话》等,均有出现,内涵更加丰富。另外,小品文、类书中涉及奇珍异宝之形态、自然万物之姿态者,均有“尽态极妍”词的显现,如清人褚人获在《坚瓠集》“盘石异影”一条中记录一只石盘,如此形容:“元和中内库一盘。四周物象。逐时变更。如辰时。花草间皆龙戏。已则为蛇。午则成马。滚者立者。尽态极妍。”[5]

“妍”在当今意为“美丽”,但与其本意却差之甚远。扬雄在《方言》中记载:“自关以西秦晋之都,谓好曰妍。”由此看来“妍”字的“美好”之意最早是以秦国方言的形式出现的。并且从现行的文献来看,基本能断定其“好”意确实源自秦国方言,因为汉代的《释名》和《说文解字》都没有出现此意。《说文解字》的作者许慎是汝南召陵(河南漯河)人,释妍为“技也”,《释名》的作者刘熙是北海(山东昌乐)人,释妍为“研也”,二人均生于潼关、函谷关之东,距离秦晋之地较远,妍的“技能”“研精”可能为其本意之一。同时,我们现在所认为的“美”意直到宋金时期才在通行字典里出现,“美好”“美丽”之意可能是秦统一文字时逐渐广泛使用起来的,且“妍”从“女”,从“女”字多有“美女”之意,历代被讹传也未可知。到了现代,几乎就只剩下“美丽”这一意了。

文章来源:《中华传奇》 网址: http://www.zhcqzz.cn/qikandaodu/2021/0329/1208.html



上一篇:从文化小说到世俗传奇小说论棋王批评史的转向
下一篇:朋友圈

中华传奇投稿 | 中华传奇编辑部| 中华传奇版面费 | 中华传奇论文发表 | 中华传奇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中华传奇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